2024年终总结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人生大道何其自由,但更多的选择只是被惯性推着,不断地向前罢了


27岁的一年,是跟随惯性越来越快的“疾行”。

回看去年的年终愿望,大多都已经成为了现实;而且不少的结果,还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

  • 拥有了可爱的女朋友,体验了爱情的甘美;

  • 发表了准备已久的论文,有幸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和国自然基金资助;

  • 身体很健康,虽然体重没有显著下降,但新买了公路自行车,已经骑了大约3000km的路程,体能堪比牛马,全年鲜有抱恙;

  • 去了两趟广东,一次是访友,一次是华为研学;选择了济州作为和npy出国游的起点;去了大连、青岛,看到了澄澈的海;

  • 坚持读书,从《置身室内》《大河移民》《美学十五讲》《传统建筑十五讲》和《心理学十五讲》摄入了不少专业外的知识;

  • 更新了22篇BLOG,基本保持了月更的频率,同时还学习了摄影,改进了内容呈现。

随之而来的,是疾行带来的错位与迷茫:上半年,频繁的外出,睁开眼常常是陌生的天花板;而下半年,繁重的工作,闭上眼还是精确到小时的日程表。

无忧无虑的青春乐园,将不再有我的位置。

只有前进——以更快的速度前进——直到倒下。

每周的外出采风,是我一周的盼头


工作与生活:选择、选择、选择

愿赌服输,菜就多练。

跑团群的群主一整年都没有开团。群里游戏的话题,逐渐变成了薪资、时政和财经。偶然间插嘴问了一句群主准备什么时候再带大家畅游异世界,得到的回复却是:“等我找回我的wlb (work life balance,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我经营的跑团群倒是断断续续、踉踉跄跄地坚持了下来。但听群友们饱含热情地交流的时候,我却想的是差不多该睡觉了,明天还得上工。

听大家聊到休假,我戏谑道:“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工作的意义,于我而言是创造不可取代性。但终究没什么不可取代性,尤其是北大这样的地方,总有人更聪明、更努力、更勤奋、更年轻、家里更不差钱。有时候我觉得教授们是最辛苦的,明明都功成名就了,却依然还得卷——似乎也看不到什么尽头。

但工作是我不喜欢的吗?开团是我不愿意的吗?恋爱是我不想谈的吗?科研是我不爱做吗?只是,选择时的热情,最后变成默认的责任,车轮滚滚向前就又到了下一个路口,来不及多想就又有新的红绿灯需要承受。

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用惯性保持速度向前罢了。不断向前。

于是路是自己走的,孽是自己造的,一切选择的后果,都是无法逃避的。

这,就是我曾经梦想的独立。

一周一次回归生活的闲暇,就是享受

当然,独立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博士工资+奖学金的经济独立,至少保证了相当体面的生活质量;专业上的独立,让我能够独立设计与申请课题,独立去组织自己的工作、安排自己的时间;感情上的独立,是我能够避免深夜的emo,让我有信心培养一段健康、稳定、长久的关系;思想上的独立,给了我足够的自信和判断力,使我能够独立选择信息的摄入渠道与方式,始终保持相对宽的视角。

但这些都是做得好的部分。不好的地方,我也难辞其咎。

可以说一切都是有舍才有得,也可以说是人各有所长,但糟糕的地方就是糟糕,没什么别的原因,只是我的错——我选择的错。

我的收入和同年龄的朋友相去甚远,没有房、没有车、没有婚姻、没有稳定的工作;懈怠了语言的学习,外语交流水平“better than none”;牺牲了不少健康,锻炼多少找补了一些,但也没能找补皮肤和身材的变化;没有扩展太多的新技能和知识,也没有深入用心培养一个专长……最可怕的,是我感受到我态度的惫懒和生活的固化:我在一个环境呆的太久、舒适圈太坚固了。

希望之后,能稍微有一些改变。拆掉舒适圈,然后打造一个、新的舒适圈

躺是躺不平的,但卷也不太可能卷得赢


第二故乡:对北京的妥协

走下京沪的列车,迎面吹来凌冽的风,风里人们贪婪地点燃的全新的烟。

冲下非电力的阶梯,更快地出站,然后靠着惯性坐上地铁,闭眼,睁开。一切都熟悉而陌生。

我可能要在北京呆十年左右了。难以习惯的冷啸朔风、回不去的小桥流水,是、又不是——我梦里的模样。远方依旧是远方,再也不是熠熠生辉的远方,而是支离破碎的艰难远方。

北京,终于会成为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陌生的、难以爱上——却又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的故乡。

试着去观察,但很难去热爱——这古老、拥挤又重要的北京

今年,我去了许多的北京。脱离疫情的阴影,一切又都生机勃勃起来。从北骑到南从西吃到东,我无法定义什么是北京,也无法阐明北京之于人又如何,但至少能够观察一个我的北京,叙说我之于北京:浪中一芥、沧海一粟。但它又足够大、足够混沌,连一芥、一粟,也能够找到一种特别的姿态。

今年,我最大、最好、最喜欢的生活方式,就是骑车。和以往不同,今年正式买了公路车,算是有了完全的道路骑行自由。北京很少下雨,夏夜又很清凉,郊区的空气很好,很适合单车出行。骑车可以是锻炼、可以是放松、可以是采风、也可以是旅游,是极廉价的内啡肽,也是无冒犯的自由。今年骑车开发了不少新路线,既可沿河周游,也可放肆山野,城区周游更是寻常。可惜转眼间隆冬已至,不然若有机会,或许考虑背车外出、奔赴更远的目的地,即便过夜也未尝不可。

从昏黄骑到灰黑,北京的天空很少令人失望:嫩粉、金红、橙蓝,仿佛转瞬即逝的幻梦

今年的另一收获,就是每周的外出探访,开发了不少宝藏美食。总的来看,海淀人傻钱多,颇不推荐;东城历史积淀,本地严选。朝阳、东城,宝藏店铺层出不穷,而且都是本地人居多、也不怎么排大队,一年下来,五号线沿线,算是吃了个来来又回回。尤其是东四一条街,几乎被吃了个遍,而且门门精通、样样推荐,真可谓是美食圣地。总的来看,北京还是好吃的不少,但得好吃、会吃,还得慎待网红、慢慢寻找才行。

此外, 北京还有巍巍古建,举目便是上下五百年;又有森森红墙,拍起照来格外出片。但真要我携带外地游客周游北京的时候,我还是只能带他们环游那些国家的奇迹:长城、天安门、鸟巢……但这些,与其说是北京的,不如说是民族的。属于北京自己的,又是什么?是旗民不与外人通婚的骄傲和迷茫?是豆汁、卤煮、炒肝的难以共赏?还是“京爷您吉祥”?我很难找到一个可以触及的、北京的内核,让人有所触动。它不像江南烟雨,流动着便能让人体悟——沙暴和霾挡住了我的视野,八年下来,我依旧不明白,何为北京。

北京的老奶奶,我看不懂他们眼里有什么,也不懂他们经历了什么

作为一个外地人,在北京活得已然算是精彩,但我还是只能把它当作一个奋斗的场所,而不属于这里。江湖莼鱼美,我心归处,终究不在此处。

潮湿、泥泞——但我还是只能爱它


恋爱:幸福与寂寞

转眼间,和kiki在一起就快一年了。这是我的第三段恋情,但可以说至此,我才真正品味到爱情的甘美。

今年,我们一起去了南京、北京、天津、广州千岛湖徽州青岛济州,kiki自己有在努力做兼职,因此经济上我们的负担并不算很大。而且我们消费都比较简单,就吃好喝好,玩得都比较随便,到处走走就能很开心。

最大的体会就是,离开物质谈精神的确是空中楼阁。前两段恋情都发生在我完全没有物质能力的时候,我除了一身的荷尔蒙,什么也没有。如今我们能管理和计划未来,能在感情之外也建立强大的信任与依赖,这样才保证了我们能用完全的身心去爱。当然,这并不是说感情不重要;而是在牢固的基础上发展感情,的确轻松许多,也会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kiki有些微胖,可我就喜欢肉肉的

其次,在感情中,学历、身份——这些都不重要。过去和同校的同学交流让我感到十分困恼。北大的同学一般都自视甚高,但在感情中又可能相当地低能,二者的的错位感是十分矛盾的,也使得各项要求变得十分苛刻。而且同龄人的接触也意味着压力的相近、还有潜在的peer pressure。况且,我并不希望留在北京。真正重要的是,能为对方做出多少付出——私以为,感情是不应该算得太精明的。

生活上,日常的细节,才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毕竟日复一日地过日子,重要的从来都不是精雕细琢后的妆容,只是、也只能是素颜。去年,我也没法想象一个女孩子突然进入我的生活,可今年它就自然地发生了,没有任何的突兀。拥有相似的作息,适应彼此的习惯,喜欢对方的歌单,理解私人的爱好,如鱼得水,比翼同飞。

听很多单身的朋友讨论爱情,仿佛我们并不在一个频道上——即便我曾经也无法理解。仿佛要讨论的是如何进行呼吸,而当爱情真正到来时,我只是任由身心去体验罢了。

不过爱情大概是需要准备的。需要试错,需要学习照顾好自己与他人,需要耐得住寂寞。然后在正确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

幸运,就是我对我们的全部理解。

我们目前是异地,但我们都能处理好独居的寂寞,更有信心过好两个人的生活


尾声

和去年一样,新的一年,还是要继续设计一些盼头:

  • 维系感情,平安喜乐地继续新一年的恋情;

  • 出一趟国,多去调研下深造或者就业的地点;

  • 发表论文,开始一段新的工作;

  • 去趟广州,好吃好喝好玩;

  • 骑出北京,体验下北京以外的地方的骑摄之旅;

  • 坚持读书,阅读量大于等于今年;

  • 维持体重,不能再胖于75kg了;

  • 持续记录,每月至少更新一篇BLOG;

  • 学新技能,整理3篇全新的技术心得。

不过,在这个永远是最年轻的年纪,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多突破既有的藩篱,然后身体健康,亲友一切都好。

和平与发展,弥足珍贵。

平和的日子,就弥足珍贵

打赏
  • Copyrights © 2021-2025 Yida Jiang
  • 访问人数: | 浏览次数:

请我喝杯奶茶吧~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