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车去日本:~皮皮虾我们走~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皮皮虾(大行P8), 我们走!


序·整点不一样

往返日本多次,我也有些厌倦了常规的“旅游”。随着近年的户外经历,愈发觉得寻常的打卡观光,已配不上心里的细糠。回想过往,最深刻的印象,反倒是仲夏夜的花火、太平洋的阳光。消费固然可以带来快乐,但无料的景色,又何尝不是异国他乡最朴素而真实的底色。如果能从中得到些许感动,那便足以唤起长久的回响。

偶然间,我瞥到了骑车纵穿日本的帖子,从此这个念想便一发不可收拾。在日本骑行的优势无疑是巨大的,首先是如果不依赖自行车或者骑车,去日本大城市以外的地区是非常麻烦的,只能依赖昂贵、低频、低速的公共交通。其次,日本为骑行者做了非常好的准备,日本政府通过“国家自行车道”系统推广自行车旅游,这些路线在安全性、吸引力、骑行环境和接待环境方面都达到了特定标准,并提供英文信息。最后是一些特定的线路,比如琵琶湖环线、濑户内海线,不但风景绝美,而且骑行就是最好的体验方式,这在我去了之后更是有亲身的感受。而且这些旅游路线在国内都是鲜有人提及的,玩下来绝对是独一档的体验。

既然也说了骑行有如此多的优点,为何还是国内鲜有人尝试呢?首先,自然是车的问题。无论是国内托运、日本买车或是租车,都是有一些麻烦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使用了目前中文网上很少采取的方式——搞一辆大行 P8 折叠车!大行系列的折叠车因为轻巧方便、结实耐用、价格实惠,我早已经心水已久,而且想到以后还可能天南海北到处跑,所以直接在一个月前入手。只能说,大行不愧是折叠车退烧终极之选,各方面性能都堪比六边形战士,几乎找不到什么缺点,堪称骑行+摄影的最强单兵装备。而且大行在国内外铺货很广,如果遇到困难,大部分铁路工作人员,都可以帮助折叠、搬运,没有什么困难。

大行打包之后恰好就是一个大行李箱的空间,飞机高铁新干线火车地铁公交全部没问题,重量对男生来说也不重(日本铁路太颠了没拍好)

此外,因为骑行路线往往相对远离城市,可能会存在“人生地不熟”的忧虑,以及对道路车况的担心。作为老龄化国家,还“失去了三十年”,日本乡间的基础建设相比国内确实是算不上有多好。好在我走的都是相对成熟的路线,而且日本好歹也是发达国家,并未遇到太多的困难。需要适应的无非是要把靠右行的习惯变成在日本靠左行的习惯,但这一般一两天也就适应了。

最后,就是对突发天气、体力不足、自行车故障等突发状况的担忧了。为了省些钱,我在淡季出发,适逢日本的梅雨季。可能因为日本临海的缘故,整体上未遇到多少雨水,而且相比夏天还凉快的多。除了没有花火看,下点小雨骑车,反而更加舒服,小风一吹基本上雨水一两分钟就干了,完全不是江南那种黏糊糊的感觉。至于故障,我在北京已经积累了充分的爆胎/翻车经验,算不上什么!而且出国还更谨慎了一些,这次没遇到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充分锻炼身体,准备好宝矿力等盐水,剩下就没什么困难了。
总之这块作为序言已经太长了,出发吧!

霓虹,我来了喵!(后面是像海一样的琵琶湖)


壹·天人合一琵琶湖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如果去日本只能去一个地方,那我只愿意去琵琶湖。

于我而言,这是此生必骑的风景,这是绝美中的绝美。

远处的山,近处的水;满眼的绿,夹道的花;捕鱼的鹭,偷稻的鸦,伴飞的鹰,爽骑的他。

户外的感动是最难描述、最难分享的,因为覆面的风、点滴的雨、壮阔的波涛和天地寥落中的感动,是难以用语言和有限的画幅的相片来描述的。但琵琶湖是我真的骑了一段就想和我最好的好友分享的程度——它太美,太震撼了。仿佛是无涯的时光浓缩进了有限的道路,却又随着骑行展开一幅幅人与自然相处的画面。

它是清新的。六月底是梅雨季,更是暑前的花季。空气中弥漫着雨后纯粹的青草香,带着金银花的芬芳、栀子花的甜腻。游荡在空气中的水汽轻盈而不沉闷,润泽着身体内外的每一个孔隙。相比江南蒸笼般的梅雨季,琵琶湖宛如一大片青色的云,·任由人游弋。

六月末七月初,正是湖畔无尽夏盛开的时节

它是移步易景的,193 公里的公路,每公里的景色都不同,每五公里都是全新的体验。我从南端开始,逆时针环行这个全日本最大的淡水湖,离开繁华的城市,穿过商业体,骑过郊区的公路,路过山洞,透过稻田,张望战国时代的遗迹,在沙岬看苍鹭红鹤纷飞,又与码头上的工人与渔夫擦肩而过。右侧的风景起起落落,左侧的琵琶湖岁月静好,在变与不变中,始终与天空保持着相同的颜色。

它是寥寂的。除了鸟和偶尔路过的车,没有太多的行人。全程相遇的骑友才不到两只手,但全然没有东京内鲜明的距离感,都会热情地招呼——无论肤色,无论语言,无论国籍,大家都相待以会心一笑。

沿着湖骑行就能路过的古迹——长滨城

如果只是风景,那还不足以成为“必须来骑行”的理由。琵琶湖颇令人感动的是,即便游客并不算多,但以日本的标准,它的骑行道被保养的相当不错。每隔百米,路上就会有骑行提示。即便不看导航,也不用担心迷路。施工队也都会在施工前预备好替代的道路,还会靠边招呼我通行———这种人情味,在日本算得上相当珍贵了。

琵琶湖随处可见的骑行提示,完全不会担心走错

琵琶湖畔是松弛的。在广阔天地面前,思考是庸人自扰的烦恼。坐在 JR 车站里休息,房梁上十几窝小燕子又吵又闹,父母们带着虫子来来回回;露营的帐篷扎在长滨古城堡下,老哥穿着拖鞋,仰面朝天躺在防波堤上;头发花白的叔叔阿姨,从一户建的院子里拖出漆得白亮的快艇,拉进门口的沙滩;停车场里稀疏地插着长枪短炮,坐看沙洲浮云,鸬鹚起落。四周是大自然宽广的襁褓,我可以随时躺下,又可以随时出发。湖风,平等地拥抱每一个人。

三天。200km。当我完成全程时,我想的不是身体的疲惫,不是一路的阴晴变换,而只有“下次我何时才能再来”。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用公路车更完整地体验;也希望慢下踏频,仔细地玩味这数百年的岁月风景。

我想,我应该还会再来的。

沃野邻大湖,送水无尽藏。

在日本的一大方便——但凡是有点历史的地方,大多还用的是汉字


贰·名声赫赫濑户海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濑户内海-岛波海道是连接广岛县本州尾道市和四国和爱媛县今治市的桥梁路线,总长约 60 公里(自行车道约 70 公里)。该部分有六个大岛屿,由不同形状的桥梁连接起来,所以也被称为”桥梁博物馆”。濑户内海-岛波海道海道最大的特点是,它是日本唯一一个能够徒步或骑自行车穿过海峡的海峡。它也被 CNN 评选为”世界七大自行车道”,不仅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自行车道之一,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骑行者。

相较琵琶湖,濑户内海骑行道更为有名,一路上可以见到各种租用自行车的店铺、组团骑行的各色金毛外国人,也有蓝色标识的骑行指引。可惜的是,从琵琶湖归来后,濑户内海的景色和道路,相较之下还是逊色了不少。甚至连“内海”,也不如“淡水湖”琵琶湖视野开阔。不过可能是因为国际名声高,这里的日本人的英语口音要小得多,如果不是聊天的时候被老婆一个电话打来问“出去玩到什么时候才回家”,我都听不出和我交流的大叔居然是日本人。

工作日打烊出来玩的本地人

另一大出乎意料的是,就是卖点和实际体验的巨大反差。官网上重点推荐的“岛屿间的通行大桥”,除了数百米的爬升令人疲劳外,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体验。反而是十分钟一班、本地人青睐的廉价渡轮,一路坐起来更有风味。传单和广告着力宣传的本地水果,对比中国又大又甜的品种,完全是徒有价格、毫无风味。反而是平平无奇的日本料理,例如烤青花鱼、柠檬布丁,像是两脚高达飞踢,瞬间把昏昏欲睡的我给踹醒。入口的一瞬间,烤青花鱼的新鲜、多汁和布丁的鲜嫩、馥郁,在脑神经反应过来之前,已经在舌尖炸开。google 评论清一色都是“在日本最惊艳的一顿早餐”“能排在这辈子前三的布丁”,对比 tabelog 上的无人问津,让我对日本人的喜好又多了一些不解。

渡轮十分钟一班,可以带自行车,而且似乎没有同步到google地图

风景上,濑户内海没有太吸引我的点。鸟居、神社等于我环游日本的经历里,也很难排得上号。值得咋味的,反而可能是一路上空空如也的道路、打烊的店铺、荒草丛生的公园、无人问津的百年遗迹。因为太过乡下、时处淡季、山海阻隔,岛上的环境宛如是末世的景色,也难怪日本有那么多“人类灭亡之后”的取景经验了。联想到大阪、东京越来越多的底层外国劳动力,乡下关停的荒僻学校,路边横亘的大正、昭和年间的石碑,老龄化国家的未来的确是令人忧心。难道要在“失去了三十年”之后,就直接面对“国家和社会都已然老去”的事实吗?

总的来说,如果有 JR Pass,恰好又想去躺四国,还想骑自行车的话,濑户内海也许还是值得尝试的。但我个人建议还是降低一些期望。毕竟,旅行很重要的一部分还是人文,要是人都快没有了,又何来人文呢?

公园内,海边,被绳索封闭起来的儿童设施——哦也许已经没有儿童了,岛上已经看不到学校了


尾声·骑行在日本

当然,在日本骑行也不可能只局限于这两处骑行道。不过整体来说,虽然日本骑行能减少很多交通成本,但就体验上说,逊色于国内不少。主要的差距还是基础建设的差距,尤其是在大城市中——东京、京都是几乎完全不适合骑车的。日本太狭小了,寸土寸金的城市的停车场都要收费(土地私有制和日本的社会氛围是不允许乱停的),而且城市的干路与毛细血管,也都缺乏针对自行车的设计。回国之后,我甚至觉得北京都眉清目秀了起来。

不过日本作为发达国家的优势,体现在它的无障碍设施非常全面,而且日本的公共交通都是允许自行车搭乘的。日本人习惯默默带车坐到车头或者车尾,所以一路上经常可以遇到骑友。即便是腼腆的日本人,在户外运动前也会变得健谈起来。至于上车,只要准备好打包袋,一般不会有任何问题——所以日本的折叠车非常普遍,而且大部分自行车也都是小小的。大行在其中,简直像是一个巨物。而且因为潮湿、临海,日本人的很多车都长满了铁锈。如果要带车前往,最好还是要补一些防锈润滑油。

最后,如果要问我推不推荐带车去日本,我的建议是推荐对自行车有一定爱好、且有一定长途经验之后再前往。在异国他乡克服重重困难、看别人未曾看过的风景,这种体验是独一无二、值得终身记忆的。它可能难以分享、难以共情,但吻在脸上的风、呼啸而过的海,这些宝贵的体验,足以刻骨铭心去珍藏。

和女友一起骑车很开心喵

打赏
  • Copyrights © 2021-2025 Yida Jiang
  • 访问人数: | 浏览次数:

请我喝杯奶茶吧~

支付宝
微信